2021年僅過去四個月,LED顯示應用行業便“漲”聲不斷,尤其在LED芯片和驅動IC領域,多家企業至少一次上調價格,個別短缺產品價格平均漲幅達30%,近期甚至有一批0.13微米8寸晶圓產能競標價高達1000美元/片,眾多企業直呼“太難了”!
大宗商品漲價潮來襲,LED顯示行業受波及
今年以來,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呈現震蕩上漲之勢,能源、金屬、化工等大宗商品價格漲幅基本都達到了兩位數。從相關國際組織的數據來看,一季度國際能源平均價格環比上漲了35.3%,而非能源價格平均價格環比上漲了11.8%,漲幅達到了近年來的相對高位。
為什么會出現漲價潮?原因之一在于原材料成本的上漲——如進口銅、鐵等原材料的均價大幅增長超過40%,原油價格也創下了歷史同期最大漲幅的紀錄,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大宗商品的價格普漲。另一個重要原因在于,目前全球經濟正在加速恢復,尤其是我國經濟開局便呈現大好趨勢,一季度產品需求的增速遠遠超過了原材料產量和制造業產能的增幅,刺激了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。
而對于LED顯示應用行業來說,在漲價潮之下,首當其沖的便是上游和中游的廠商。除了原材料成本的增加之外,自2020年下半年起,便面臨供需關系緊張的局面,廠商不得不進行價格調整——去年10月起,RGB封裝器件、LED顯示驅動IC、PCB板材等上游原材料的價格都在持續上漲;LED封裝企業億光自今年3月起調整相關產品售價,平均調漲幅度約20%;LED驅動芯片企業晶豐明源4月已第二次對外發布漲價函;晶臺光電近日宣布對部分產品價格上調10%;集創北方也對外發布5月起LED驅動產品調價通知等。
在漲價問題上,LED顯示上、中游企業可以選擇提高自身產品價格以維持經營,但如此一來就將壓力傳導到了下游企業,而LED顯示產品的消費者所能承受的價格壓力有限,因此下游企業利潤將受到擠壓。如何挺過這波浪潮,如何在產業鏈中進行合理的上下游利潤再分配,是LED顯示應用企業應慎重考慮的問題。
LED顯示應用行業面臨缺貨危機
“漲”聲之中,令LED顯示企業擔憂的不僅僅是價格,還有棘手的缺貨危機。俗話說,但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,如今這砸錢也無法立刻解決的缺貨問題又該如何?
眾所周知,托美國的“福”,“缺芯”現象蔓延我國,芯片廠商加緊制造用于汽車、5G手機、AI等領域的芯片產品,擠壓了原本LED顯示驅動IC的產能。再加上疫情帶來的沖擊,部分供應商退出市場,LED顯示產業的芯片和驅動IC等企業產能不足,無法滿足當前大幅提升的需求。業內多位大廠銷售代表表示,部分產品已暫停訂貨,在手訂單已排至第三季度。
此外,今年以來,全球LED和IC半導體產業基地之一——中國臺灣旱情持續,影響制造業的正常生產,對未來一段時間LED顯示上游和中游產品供應、IC產業鏈的穩定造成了很大的未知壓力。同時,中國臺灣大廠晶元光電以及韓國最大的LED廠首爾偉傲世則轉型高端產品,其他韓國小廠、歐美廠逐漸退出芯片制造。種種跡象表明,短時間內LED芯片將持續缺貨。
然而,這一局面又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哄搶,導致價格再次上漲,缺貨再度加劇。值得一提的是,目前已有不少企業積極擴產,希望能緩解當前緊張的局勢。LED顯示相關企業應加強對價格、商品趨勢的研判,穩定生產經營,理性應對,避免人為加劇當前困境。
漲價何時才是個頭?
漲價潮自2020年下半年至今,中間雖有輕微回落,但還是沒有停歇的跡象,還會不會一直漲?究竟何時才是個頭?
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聞發言人、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4月20日指出,總體來看,本輪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制造業有影響,但這種影響總體上是可控的。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,積極采取舉措推動穩定原材料價格。
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也表示,近期大宗商品價格上揚較快,中國是很重要的因素,因為去年三四季度中國投資很強,遠高于2019年正常投資增速,這刺激了大宗商品需求。隨著一季度中國投資轉弱,經濟恢復動能轉為消費驅動,全球大宗商品需求不會一直強勢。鋼鐵、銅等基本金屬的價格,預計二季度后會有所回落。
總的來說,這是經濟復蘇、供需關系短期調整等多種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,具有修復性和階段性特征。2021年仍是國內產能投放的大年,下半年LED顯示上、中游企業均有投產計劃,利好供應,短期內雖無法完全恢復至常態,但長遠來看,漲價和缺貨或將不會持續。LED顯示相關企業應做好充足的調整準備,更加智慧地應對挑戰,迎接未來!